青草沙水源地
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主要包括四大主體組成:青草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工程、島域輸水管線工程、長江原水過江管工程、陸域輸水管線及增壓泵站工程。整個工程的輸水管線總長約232公里,穿越長興島、長江、浦東新區和南匯。此外,還有中央沙圈圍工程~青草沙水庫北堤上段先期護底工程。
1)青草沙水庫及取輸水泉閘工程:
青草沙水庫庫址選在長興島頭部和北部外側的中央沙、青草沙以及北小泓、東北小泓等水域,由中央沙庫區、青草沙庫區、水庫棄泥區組成。水庫總面積70.99平方公里。其中中央沙庫區14.34平方公里,青草沙庫區52.05平方公里(含青草沙墾區2.13平方公里),棄泥區4.60平方公里。
青草沙水庫最高畜水位7.0米,最低運行水位-1.50米,正常工況運行水位3.0米。輸水泵閘總輸水規模為719萬立方米/天,其中壓力流輸水泵站規模11萬立方米/天,重力流輸水閘井規模708萬立方米/天。
2)島域原水輸水管線工程:
島域輸水管線由兩部分組成,單管總長度約11公里。其中,一路為島域干線,至長江過江管接收井,采用兩根直徑5.5米盾構隧道,單管長度5.5公里,輸水規模為708萬立方米/天;第二路為島域支線,至長興水廠,兩根外徑800毫米,單管長度約4.73公里,輸水規模為11萬立方米/天。
3)長江原水過江管工程:
長江原水過江管在上海長江隧道下游約80米處,浦東側越江點在五號溝,長興島越江點在新開河附近。出發井設于浦東五號溝東土石油化工總廠西北角,然后從浦東側防汛墻下穿越長江南港水域。接收井設于長興島長江隧道和新開港間、永和路南側。
過江管輸水規模按大于708萬立方米/天控制,采用江底倒虹敷設過江的輸水方式。
4)陸域輸水管線及增壓泵站工程:
陸域輸水管線采用雙主干線雙管方案,單管總長度約109公里,雙管總長度約196公里,分六大單體立項:五號溝原水增壓泉站工程、嚴橋支線工程、金海支線工程、凌橋支線工程、南匯支線工程、黃浦江上游引水系統嚴橋泵站改造工程。
5)中央沙圈圍工程~青草沙水庫北堤上段先期護底工程:
由于中央沙圈圍工程完成后會加劇對青草沙的沖刷,因此在中央沙圈圍完工前還須對青草沙水庫實施先期護底。先期護底長4.473公里,分三段,灘面高程0~1.5米,堤段長1.557公里,灘面高程0.0米堤段長2.066公里,泵閘工程段長814米。灘面高程基本為-2.0米。
青草沙水原地工程建成后,將承擔含市中心區、浦東、南匯、長興島、橫沙島等地區的原水供應,2020年的供水規模為719萬立方米/天,其中長興輸水支線供水規模為11萬立方米/天,島域輸水干線供水規模為708萬立方米/天。在咸潮嚴重期還承擔閘北水廠22.4萬立方米/天的原水供應任務。出庫水水質將達到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(GB3838-2002)》II類標準。